查看原文
其他

Nature | 酵母剪切体E复合体结构揭示circRNA形成机制

聿筠 circRNA 2021-02-21


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,公众号、自媒体、网站等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,circRNA@163.com。


9月6日,Nature在线发表了一篇RNA剪切机制的结构生物学文章,基于冷冻电镜解析了酵母剪切体E复合体的结构,其中也揭示了长外显子反向拼接形成环状RNA的机制[1]。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科罗拉多大学安舒茨医学校区Rui Zhao博士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Zhenghong Zhou博士


剪切体不同阶段的结构绝大部分都已获得解析,但最早期的E复合体的结构还是一个空白。本文通过冷冻电镜解析了酵母剪切体E复合体结构,解决了RNA剪切作用循环中最早一步的结构生物学机制问题。


RNA剪切过程是一个多步骤复杂的过程,按形成时间先后,包括E,A,pre-B,B,Bact,B*,C,C*,P和ILS等复合体形式。大部分复合体形式的结构都已解析,但最早阶段的E复合体结构还不是很清楚。关于E复合体结合并识别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机制,存在两种模型:Intron definition(E复合体先在内含子上组装形成)和Exon definition(E复合体先在外显子上组装形成)。酵母中支持Intron definition模型的证据较多,但Exon definition模型只有一些佐证信息。本文作者解析的酵母E复合体表明该复合体可以在内含子区组装形成,也可以在外显子上组装,表明上述的两种模型都是合理的。作者还结合已知的A复合体和pre-B复合体的结构,构建了Intron definition模型和Exon definition下pre-mRNA剪切的作用模型。值得一提的是,作者还基于这一结构分析了长外显子circRNA的形成机制,外显子足够长的情况下,EDC复合体可以介导pre-mRNA内部反向剪切,最终形成circRNA。


图1 剪切体E复合体介导pre-mRNA和circRNA剪切的机制 ([1]


参考文献

1.Li, X., et al., A unified mechanism for intron and exon definition and back-splicing. Nature, 2019.




1

Genome Medicine | 逾千种肿瘤细胞系circRNA表达谱

2

珍藏版 | 环状RNA的过去,现在与未来

3

Molecular Cell | 外源环状RNA可诱发免疫效应的新证据

4

EMBO Mol Med|环状RNA可作为结肠癌复发预测分子标记物

5

Molecular Cancer: 环状RNA AKT3翻译新功能蛋白负调控PI3K/AKT信号通路抑制脑胶质瘤

6

circRNA研究汇总(20190826|20190901)





“circRNA”微信公众平台由

『广州吉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』运营,

旨在为circRNA研究同行

提供最新科研资讯和研究方法,

服务广大生命科学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。


如果您有好的文章或Idea,

千万别让它埋没,

欢迎大家分享或投稿。

小编在编辑微文时特别鸣谢,

另有惊喜送出!

投稿邮箱:circRNA@163.com


点击下方图片,长按扫描并关注,一起涨知识吧!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